读毛姆《刀锋》: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的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-03-27 08:02:59

我在大学的时候流行一首歌,叫“不想长大”。类似的歌曲好像有那么几首,不过孤陋寡闻的我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两首歌曲,记住了歌名,但没认真听过。我想,每一个从青春走过来的人,都经历过类似的心路历程。在各种各样的挫折之后,明白了人生的太多事情需要自己独自面对,太多的人希望躲进一顶保护伞。最近大家开始热议所谓“巨婴”,说的好像也是这样的人,明明已经成年,却还是如同孩童般幼稚。

 

大概就是不想面对吧,毕竟生活真的是太苦太难太累,不是一个人轻易就能承受的。我在很长的一段迷茫的时间里,在努力地思考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那么那么多邪恶的东西存在,为什么任凭我们如何努力都逃不过命运的摆布,最终走向死亡的深渊。大三的时候,爷爷去世,当时我在准备期末考试,人还在杭州。我是等半个月之后回到河北老家,才知道爷爷已经没了。当我面对爷爷的坟墓时,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眼前的那个山丘状的土堆里,埋藏着我的爷爷。

 

人总是要在亲人去世时,才会去认真思索生死的问题。有那么大概半年的时间,我整天都在想这些问题,甚至在用沉默来反抗世界的平庸,当时我在QQ签名中写下了“我想淹没在无声的世界里”,觉得如果能够让全世界失去生硬,也许我能更加安静地思考这个问题。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傍晚,我一个人从学校图书馆走出来,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打着伞奔向食堂,一个念头突然抓住了我:有一天,我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!一种巨大的恐惧感袭来,让我差点支持不住。那段时间,我对自己所信仰的上帝产生了彻底的怀疑,到最后我都很难想象我是怎么样重新从怀疑的泥潭中走出来的,只记得当时我就像个幽灵一般,睁圆了两只眼睛,俯视着这个令人难以理解的世界。

 

生死问题会迫使一个人重新考量自己的生命质量。我在那段时间接触到了哲学,学会了用一套理论,或者一套话语体系来重新思考我自己的生命。我想,那段经历是卓有成效的,至少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一种全新的语言来组织自己的思想,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能够理性自己的思绪,并帮助自己重新找回自己的信仰。为了更好地使用哲学,我还想着去考哲学系的研究生,最终也算是得偿所愿,但事到如今我也只能勉强说这顶多就是“狗尾续貂”。

 

哲学知识帮助我的一个工具,我最终还是在上帝那里找到了平安。离开教会一年之后,我还是回到了教会,而且逐渐有了委身,甚至还一度想过要做牧师。不过,我深知道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上帝的。我的一个同事同样经历过一些风雨,在人生迷茫精神颓废之时,选择了回到儒家经典故纸堆,他深信倘若人们重新以儒家思想和行为来约束自己,所谓“安身立命”并不困难。他的努力有目共睹,他的人品也是可亲可敬,他是我见过的最有风度的人,精神风貌绝对令每一个人肃然起敬,倘若儒家真有所谓“谦谦君子”,估计也不过如此。只是那只是约束自己的行为,并不能让他人跟风效仿。他曾经希望通过教授国学,来向孩子传达做人的道理,让孩子们知道如何行事为人,但一直成效不大。后来我们分道扬镳,如今他还在做着这样的努力,效果如何,不得而知。

 

好像有意识地去寻找自己安身立命的家园的人并不多,而一旦有一个这样的人出现,我们一方面会无比钦佩他的勇气和精神,另一方面也会带着这种钦佩敬而远之。毕竟对于普通人而言,做一个精神伟岸的“大人”实在是太累了。

 

毛姆在小说《刀锋》中塑造了一个寻找自己精神家园的人物——拉里。拉里有着在《月亮和六便士》中斯特里克兰特一样的特征,对现实生活并不特别热衷,而一直在寻求自己命运的归宿。拉里是个飞行员,参加一战时战友为保护他而不幸牺牲。从此之后,他开始思索生死问题,开始探索人性恶的问题。为此他放弃了自己的未婚妻,放弃了自己的财产,在世界各地飘来荡去,去寻找真理所在。他认为,一个人能够追求到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。所谓的自我完善。最终,他在印度教《奥义书》中找到了答案,虽然没有皈依,但似乎找到了那种宁静,散尽家产,在纽约开着出租车,过着一种至上的精神生活。那种精神生活,只属于他自己,旁人也许还会觉得太傻太天真。

 

毕竟大多数人都是俗人,都是在遵循着世界的标准生活。有些人热衷,有些人被迫,但总归在无奈与激情的交换中,被世俗的枷锁捆绑,动弹不得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死亡只是一个自然事件,是一个生命体行将朽木时的最后一搏,苦难是人生的常态,忍受它或者逃避它,但不会认为有必要研究它。人生在世,功名利禄才是重点。所以,《刀锋》里除了拉里外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在往上流社会爬,都想方设法地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。每个人都害怕那难以忍受的寂寞,害怕被这个世界的洪流冲走,被整个世界遗忘。但他们终将被遗忘,无论他们是否乐意。

 

我研究生毕业时,忙于找工作。在应聘了一个公司之后,开始等待消息。跟师弟闲聊时,我提到了以后的发展之路,比如说升职啊加薪啊等等。他当时露出一副非常吃惊的表情,在他眼里,我一直都是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,他原以为我会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填饱肚子就好,其他时间则会用来填充自己的精神世界。谁之,功名利禄,亦是我追逐之列。毫不煞风景!

 

在大学,我曾经跑到英语系去学哲学。英语系的Mr. Yang 开设了一门哲学课,对象就是英语系的学生。我跟其中一个同学比较熟,就混了进去。有人学哲学就是为了拿个学分,也有人确实在其中找到一种精神力量,但不管抱着怎样的目的,大家都非常热烈和激情地探讨过那些与现实距离很远的话题,那些关于世界的源头,人类命运、苦难和归宿的宏观话题。我想,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,那仅有的一个学期,可能是他的一生中最系统地思考这些问题的时间。

 

多年后的今天,在激情满怀的Mr. Yang 去世之后,已经沉浸在世俗事务中太久的大家,还能否想起曾经的那些伟大的灵魂也曾经撞击过自己的心灵?还有几个人还知道那些曾经引以为安身立命的近乎信仰的理论,还拿着它们来框定自己的生活界限?

 

 

Love never fails.

爱是永不止息。

微信号:孤远学馆


 

 

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